國際學校和普通學校哪個好?有什么區別?
時間:2021-02-22
來源:朗思教育
作者:陳老師
受國際高中學校秋招熱潮的影響,近期不少家長咨詢我們朗思教育國際高中部陳老師:國際學校和普通學校哪個好?國際學校和普通學校有什么區別?今天我們陳老師就從學校定義、課程體系、師資介紹等等方面,給大家進行一個細致的對比,幫助大家更好的理解體制內與體制外學校之間的差異。
普通學校:普通學校就是我們指的體制內學校,以中高考為升學目標,以教育部規定的教育大綱為學習內容,完成學業后可獲取中國初高中畢業證的學校。
國際學校:目前國際學校主要分為3類:外籍子女學校、公辦學校國際班、民辦國際學校。以升入國外大學為目標,以國外課程體系為主,一般頒發國外高中學籍的學校。
課程體系
國際學校:A-level課程、IB課程、AP課程、加拿大課程、美高課程等、英語標化課程等;
體制內學校:中國教育部規定的課程體系;
教學師資
國際學校:外教+中教,外教占比更多;師生比例一般為1:5,外教和中教比例一般在1:3;
體制內學校:中教。師生比例一般在1:20,體制內學校教師的流動性小,管理具有規范性。
教學語言
國際學校:英文為主;國際學校上課時會以英語作為第一語言教授,但是個別國際學校也開有中文班,會教授國內會考課程,這些課程都是中教來教授。
體制內學校:中文為主。體制內學校上課時以中文為第一語言,英語作為一門主要學科也非常的重視。
課外活動
國際學校:游學、社團、戲劇、藝術等;國際學校的學生在申請大學時尤其是申請美國大學時,學校不僅要看學生的GPA(平時成績:考試、出勤、完成作業情況、課堂與老師的互動的綜合成績;),學生的課外活動也是申請大學重要部分,所以國際學校會開設不同類別的課外活動供學生參加。
體制內學校:游學、體育、演出等;體制內學校的課外活動也非常豐富,主要包含運動會、學校演出、音樂比賽、游學等,但是學生到高三時這些活動都會被取消,面臨高考需要不斷地刷題。體制內學校對學生的課外活動的重視程度遠遠低于國際學校的。
班型設置
國際學校:小班制教學 15—25人每班;
體制內學校:班級人數較多 40人以上大班。
升學通道
國際學校:國外大學—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韓等;
體制內學校:國內大學為主;
學生評分標準
國際學校:GPA;(平時成績:考試、出勤、完成作業情況、課堂與老師的互動的綜合成績;)
體制內學校:考試分數。
作業形式
國際學校:團隊項目、演講、課堂討論;
體制內學校:課后作業。
學校學費
國際學校:貴,平均每學年學費10萬+左右,公立學校國際部學費更便宜一些,杭州一般在3.5萬每學期,除開學費每學年還會有很多學雜費用;
體制內學校:相對便宜,但部分私立民辦學校也比較貴。
以上只是對國際學校與體制內學校之間進行的一個簡單的差異化對比,其實兩者之間的區別遠不止于此。到底給孩子選擇哪種教育模式,的確讓不少家長頭疼腦大。如何備考體制外的國際學校?自己的孩子到底能上哪所國際學校?哪所國際學校好?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都讓家長們無所適從。關注小顧老師,獲取一手國際學校擇校信息。(wx:runs0916)
